您的位置 首页 名校试题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内容:
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本试卷共7页,考试用时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所在的学校、姓名、班级、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1所示为商代王位世系图(局部)。由此可知商代小甲太庚雍己七太戊中丁外王2河擅甲一祖乙“祖辛5一祖丁”一阳甲沃甲“—南庚“盘庚一小辛”小乙”图1A.形成相对稳定的王位继承制B.已出现宗法分封制的雏形C.国家政治制度逐渐得以完善D.奴隶主统治阶层斗争激烈2.图2、图3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20窟(7世纪)部分壁画。图2是中国君臣图。图3人物形象中,有的上身半裸,有的身材高大,有的头戴羽帽,可能来自朝鲜半岛,有家庭副业,1978年全年总收入达1.07万元。文章对此予以肯定,黄新文成为第一个被公开报道的“万元户”。这一报道A.激发了人们劳动致富的积极性B.肯定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C.重申了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性D.赞扬了发展乡镇企业的示范性古巴比伦国王在奖给大臣的石刻地契中,对背约者的诅咒是:“愿阿达德,天地之渠长,使碱土围其田,令大麦饥渴,绿色永绝!”另一王的石契碑的诅咒为:“愿阿达德败其田,绝粒麦于垅上,生碱草替大麦,取碱土代清泉!”由此可知,当时的古巴比伦A.面临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和契约体系C.封建庄园经济占据统治地位D.国王是政教合一的最高统治者13一15世纪,西欧航海图鉴的编制已使用了等角航线、比例尺、罗盘刻度盘、风向玫瑰图等确定方位和航速的手段,并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和描绘特定形貌。有一位旅行家声称:“航海图鉴是一门科学,是航海的灵魂。”这一时期航海图鉴的进步A.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B.奠定了新航路开辟的基础C.受到西欧殖民扩张的推动D.体现了近代科技革命成就1826年,法国纳税不到20法郎的小块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三,依附于家庭的小块土地所有者、经营者,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产业基础。这种状况A.有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B.延缓了法国政治现代化C.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D.有利于法国政局的稳定图6是恩格斯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的言论。由此在英图,革命以前和革命以后的制度之间的继承关系,地主和资本家之间的安协,表现在…可见,恩格斯评价两国革命的被度诚地保存下来这方面。在法国,革命同过去历史标准是基于的传统完全决裂。它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遭迹,A.法律制度完备井且在民法典中把古代罗马法…巧妙地运用于现代的资本主义条件B.思想解放程度—[德]思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料学的发展》C.工业水平高低D.社会形态演进图61952年,苏联某集体农庄的统计数据显示: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一1953年,生产谷物、牛肉、猪肉和牛奶都是赔本的,而这种现象在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A.农业领域改革势在必行B.实行余粮收集制导致粮食紧缺C.受制于西方的经济封锁D.发展重工业滞后了农业机械化某学者在论著中写道:“20世纪90年代,德国因为在翻修柏林国会大厦时启用了外来劳动力,导致国内工人发生了暴动。欧洲高科技产业工人心酸地称自己被‘班加罗尔(印度的高科技中心)化’了,因为他们的工作都被来自印度的廉价劳动力顶替了。”由此推断,该学者探讨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经济全球化的挑战B.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C.新科技革命的影响D.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两汉期间,国家统一,黄河得到较好的治理。西汉时,黄河岁修堤防工程每郡达数千人,每年用于防洪抢险物料的经费也多达数千万之巨。汉武帝下定决心堵塞瓠子决河,并“自临决河”,命令群臣“皆负薪算(填)决河”。经过努力,为患多年的狐子决河被成功堵塞。东汉时,王景奉诏治河,依靠数十万人力修渠筑堤,不但使黄河决溢得到平息,而且充分利用了黄河的水利资源。此后,历800余年黄河没有大改道。一摘编自鲁枢元、陈先德主编《黄河史》材料二自春秋到清末,黄河水道有六次重大的变迁,特别是宋以后黄河水患不绝,常因兵战而使黄河改道。如,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决黄河以阻金兵;又如,明末农民起义掘堤灌开封。元明两代,为利用黄河之水接济大运河,更不愚黄河北流。元末黄河之道向北迁徙,而明人惧运河干润,遂以人力阻其北流。一直到清朝,均以人力控制黄河之流向。黄河不能按其自然趋势以定流向,遂经常有溃决发生。自元明以来,筑提建坝,国库耗资巨大,但仍不胜其淤塞渍决,虽然用尽人力财力,但水患仍烈。政治之腐败,河工之黑暗,致使黄河、淮河、运河肆虐泛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人民,每岁掷无量巨金以作三河之防御,屡防屡泛,使无产民力之消耗牺牲,难以计数。一摘端自钱穆讲授的“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汉统治者重视黄河治理的积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以后“黄河水患不绝”的历史原因。(6分)
….

关于作者: yun

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