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随州历史(随州历史文化名城简介)

随州现有历史文化街区3处,即草店子街、淅河老街、安居老街。其中:草店子街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7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1.9公顷;淅河老街核心保护范围面积4.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4公顷;安居九街十八巷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2.5公顷。

淅河老街:淅河镇位于涢水中游,小淅河东岸,西北距随州10公里。淅河镇因濒临小淅河而得名,清光绪《德安府志》始见“淅河店”记载。民国19年筑土城,主要街道有老街、云龙街、码头街3条。日军侵占淅河后,被赶出城外的百姓沿公路北建草街2条,名桃园寨;不久又在天主堂西建草街1条。清末、民国初年,淅河镇有大商号20多家,这里商业主要经营杂货、广货、布匹、油脂、药材、陶器、茶叶、棉花、粮食等;还有铁、铜、银、锡器、篾器、皮革、酿酒、碾米等作坊。淅河店水陆交通方便,石码头常停大船数百只,船运直达武汉。日军占领期间,商号外徙,经济萧条。民国35至37年,曾三次遭土匪抢劫,街道破败,市场冷落。

清代随州属淮盐专卖地区,淮南盐年运入量为4600大引(一引为600斤左右),计运入276万斤盐,分销随属地区。私盐贩卖很兴旺,每年春秋两季,盐贩往来随州不下数千人之多。嘉庆二十三年,为了加强控制,清朝在小林店、岩子河等地设卡缉查私盐。同治十二年官府在淅河设食盐分销局,管理盐务和经营批发,盐贩须有“龙票”才能购盐经销。是时淅河年销盐1200万斤以上。民国以后食盐私营者越来越多。。至今,淅河古镇传统风貌和街巷尺度保存较好,其中临河的石码头街保留了较多具有鄂北民居特色的传统砖木建筑。

>随州历史(随州历史文化名城简介)

安居老街:安居镇位于随州市城西南15公里处,镇域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安居镇古有“小汉口”之称,涢、溠二水在镇区交汇,位于镇区西北角之王楼村,经考古证实,为古随国都城遗址;镇区南面之安南山,绵延十余公里,有雄姿妙景的“覆船耸翠”,有激越悠扬地“清凉钟声”,有美不胜收的“两岸桃花”,有似烟似雾、如梦如幻的“潘州夜雨”等景观,极富诗情画意;更有镇区老街“九街十八巷”保存良好,见证岁月之流逝,抒发思古之幽情。

草甸子老街:位于现随州的南关路。《随州志》记载,草店子街原名汉东街,因老街北端的汉东楼遗址得名,后因沿街房屋毁于战火,新建房舍多系草屋,故名“草店子街”.由于过去的历史原因,街巷里宅连宅,户连户,自然村落七弯八绕,道路也随宅基地走向而弯弯曲曲。

….

关于作者: yun

随州历史(随州历史文化名城简介)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