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2022-2023山东省聊城市多校期中联考高三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考卷答案

2022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联考测试
历 史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任务的完成。”这表明“行同伦”
A.旨在推动儒法融合 B.宣传了儒家思想学说
C.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彰显皇帝的绝对权威
汉武帝时期实行严格的盐、铁、酒类官营政策。汉昭帝即位后诏天下贤良文学,问民间所疾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汉昭帝取消了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政策。这一变化
A.实质是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策调整
B.有利于推动西汉商品经济全面繁荣
C.标志着传统重农抑商政策重大转变
D.推动私营手工业自由佣规模扩大
“武德四年(621 年)七月,废五铢钱,制钱径八分,重二铢四象(十絫为一铢),积十文重一两。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文字庄重、隽秀、挺拔,时称其工。其字在篆隶之间,其词先上后下,次右左读之,自上及右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此钱是
①汉武帝稳定金融的举措
②玄宗李隆基开元年号钱
③形制沿用秦朝方孔圆钱
④此钱亦可称为开通元宝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羁縻:笼络控制)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元朝
A.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升 B.沿袭变革是地方管理的主线
C.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D.根本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如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 谷玉霖,来远舰炮手,1946年5月18日口述
“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覆。 《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
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 《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
A.致远舰与敌舰吉野同归于尽 B.致远舰因中敌舰鱼雷而沉没
C.致远舰冲向敌舰,最后沉没 D.邓世昌自乱阵型,被围攻而沉
梁启超在 1897 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
A.批判严复“中体西用”观点 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
C.深刻认识西方政治的片面性 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
在 1930 年 6 月 11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
A.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321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C.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了重大失误
D.321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1940 年 12 月 23 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联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四字,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A.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如表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建设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
重工业类 数量(个) 轻工业类 数量(个)
黑色冶金(钢铁)工业 15 纺织工业 53
有色金属工业 31 食品工业 34
电力工业 113 医药工业 4
煤矿工业 194 造纸工业 10
石油工业 13 其他轻工业 7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
C.以资源型工矿建设项目为主 D.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也就是“外资三法”为基础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近年来,“外资三法”难以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制定外商投资法取代“外资三法”,成为新时代我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下面对“外资三法”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A.“外资三法”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
B.“外资三法”只是临时之举
C.要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认识“外资三法”
D.制定外商投资法是大势所趋
下图左侧为公元前 7 到前 6 世纪的希腊雕刻,下侧为古代埃及公元前三千年后期的雕刻,两者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明
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 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
C.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D.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然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王在法上”,但是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王在法上”的言论。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
A.存在强大的贵族势力和教会势力 B.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
C.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 D.没有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指导
有学者统计列出了 1600 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 万~200 万磅 300 万~400 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 万~65 万磅 70 万~100 万磅
A.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
C.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 D.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将下图所示两种建筑结构融合,并利用高大的鼓座,设计了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大圆顶,它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这一大圆顶
①反映了建筑师对古典文化的超越
②揭示了文艺复兴建筑创新的路径
③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公民的诉求
④初步实现了教皇建造宏大建筑的愿望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历史研究需要参考相关资料。下列参考资料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哥伦布大交换:1492 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6—18 世纪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估算》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世界:一部历史》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B.新航路开辟对东方的影响
C.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 D.白银经济的发展和衰落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8 年在河南南阳出土了七件造型与纹饰完全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青铜鼎,这样的排列形式被称为“列鼎”。上图中的王子午鼎是七件中最大的一件。
王子午鼎从造型到花纹都十分精美,它束腰、鼓腹、立耳外撇,与一般梭角分明或是鼓腹、立耳的中原鼎明显不同,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曲线美,不禁让人联想到“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更有特点的是它遍布全身的浮雕、镂雕等精巧的雕饰,堪称工艺繁褥精湛。
七个鼎内均有相同的铭文,这种铭文字体被称作“鸟虫书”,也称“虫书”或“鸟虫篆”。它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字体,这种字体以鸟形或虫形作为字体的装饰,并不改变字义,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等南方诸国的字体。八十四字的铭文中记载有:“王子午睪其吉金,自作彝齍鼎。”又云“令尹子庚,跋民之所敬。”铭文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
《左传·襄公十五年》:“楚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春秋·襄公十八年》:“楚公子午帅师伐郑。”根据这些记载和后人的注释可知:王子午,字子庚,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的兄弟,曾担任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
鼎是最重要的礼器,也体现贵族的权力、身份和地位。关于“列鼎制度”,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1) 说明判定 1978 年河南南阳出土的七件列鼎为春秋时期楚国青铜器的关键证据。(7分)
(2) 指出王子午列鼎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哪些历史信息?(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1953 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就开始困扰着中国321。为此,中国321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的发展战略。
——摘编自武力《中国321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二 1952 年和 1957 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 年 1957 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092 19505 21
注:增幅为约数。
材料三 在这岁月更新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的巨大成就,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越发增强了……我们的事业永远是前进的。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会遇到某些曲折,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伟大的艰巨的新事业。
——人民日报社论(1957 年元旦)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321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321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6分)
(2) 根据材料二,归纳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人民日报社论体现出的心态。结合 1956 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4分)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传说,当年图阿雷格人每逢旱季,他们南下来到廷巴克图所在地的一口水井旁,围着水井安营扎寨,雨季时便留下多余物品返回北方。这口水井由一名叫布克图的老妇人看守,他们每次南下都说去“廷—布克图”,意为“布克图之地”,后来建立的城镇也称之为“廷—布克图”,廷巴克图便是从“廷—布克图”演化而来的。
材料二 根据传说,阿兹特克人的祖先是从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兰的地方来的,他们根据太阳神的指示(亦有一说是根据羽蛇神的指示)往南来到阿纳华克谷地水位较浅的特斯科科湖;当他们来到湖中央的岛屿时,他们看到一只叼着蛇的老鹰停歇在仙人掌上,这个意像告诉他们应该在这里建造城市。1325 年阿兹特克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特诺奇蒂特兰,一座巨大的人工岛。
请回答:
(1) 图一和图二两城分别是古代哪一文明古国的都城?据材料扼要归纳影响两城兴建的主要异同。(6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并据材料二,说明图二古城设计意图及其风貌。(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状况
时间 1500—1850 年 1850—1945 年 1945—2000 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 1850 年,黑奴约为 1500 万,为白人移民的 4—5 倍 1846—1924 年欧洲移出 4800 万,1834—1941 年亚洲移出 1200—3700 万 1960 年迁移人口为 325 万,1974 年为 947.5 万,1985—1990 年年增长率为 2.59%
——据邬沧萍主编《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 1567 年至 1840 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 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 32 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 1500 万人左右,其中 90% 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 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 25510 家,投资总额约 63271 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很少向外移民。70 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 2008 年,移民人数达 1000 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6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
1-15 CABCC DDABC DAACA
16.
(1) 关键证据:鼎中铭文有铸鼎者的确切人名,王子午在史籍中有据可查,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之子,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互证,可以确定为春秋时期楚国青铜器。
(2) 历史信息:不再遵守《周礼》规定列鼎制度,分封制、礼乐制度日益瓦解。有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鼎的造型、纹饰、“鸟虫书”,反映了楚文化独特的审美。铭文中“施德政于民”的政治准则反映了与中原相同的政治文化理念。
17.
(1) 前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作用:“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 状况: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原因: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建设经验的欠缺。
(3) 心态:乐观自信。
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18.
(1) 图一是古代西菲马里帝国的都城;图二是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的都城。
相同:通过美好传说了解兴建起因;建城之地更适宜于人们的生活。
不同点:①选址,图一: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和饮水的需要;图二:主要受所信仰神指示的影响。②定址,图一:水井;图二:浅水湖。
(2) 意图和风貌:
①特斯科科湖水位较浅、雨季常有洪水威胁,他们便在湖中筑起堤坝,一来抵御洪水,二来调节水域以保证庄稼的正常生长。
②河道交会相通,舟载着货物穿行其中。渠上架设有多座桥梁。
③城的外围搭建人造湖田,在上面种植玉米等供应城内。
④城中所用淡水引自对岸山上的泉水,引水石渠保证了供水不断。
⑤整个城市井井有条。
⑥城市中心有大神庙建筑群。
19.
(1) 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活动逐渐停止。
(2) 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国际移民潮;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2022-2023山东省聊城市多校期中联考高三历史试题(答案)

[db:内容2]

[db:内容2]

关于作者: yun

2022-2023山东省聊城市多校期中联考高三历史试题(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考卷答案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