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答案胶囊

高三联合测评卷-历史

高三联合测评卷-历史,以下展示关于高三联合测评卷-历史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高三联合测评卷-历史

1、2023届高三联合测评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1. 礼记昏义将“合二姓之好”与“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作为婚姻的最高宗旨。这样,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大夫,以及士大夫之间盘根错节、密如蛛网的联姻关系,构成了周天子的家天下。根据礼记昏义的规定,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鲁国与燕国为抵抗强齐而联姻B. 燕国与晋国因世代交好而联姻

2、C. 晋国与吴国因天子之命而联姻D. 吴国与楚国为避免纷争而联姻2. 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帮助齐桓公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即根据土地不同而分等征赋。这一做法( )A. 改变了井田制度下的税收标准B. 实际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C.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D. 增加了土地所有者的赋税负担3. 老子认为:“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据此可知,老子( )A. 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B. 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反对礼乐制度C. 认为礼乐制度会给国家带来灾难D.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4.

3、邮驿制度起源于西周,秦代趋向完备。邮是徒步通讯,驿是乘马通讯。大致是5里一邮舍,30里一驿站。传递和接受文书,都要登记收发的时间,以备核查。秦代邮驿制度的完备( )A.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 巩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C. 便利了民间书信的传递往来D. 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5. 汉代的人头税有算赋和口赋两种。算赋实行于公元前203年,规定15岁至56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向国家交120钱,称为一算,作为战备基金,购置车马兵器之用。汉文帝时算赋减为一算40钱,汉武帝时算赋又恢复到120钱。汉宣帝时又减为90钱,成帝时减为80钱。由此可知( )A. 算赋一直是汉所有百姓的沉重负担B. 汉初

4、休养生息保障了车马兵器之用C. 汉武帝时车马兵器等军费开支巨大D. 汉宣帝时期恢复了汉初的无为而治6. 原来在西汉初年占优势道家黄老思想,虽然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让位于神学经学,但本身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在民间传播,势力逐渐壮大,对东汉以后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执行得不彻底B. 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C. 道家思想因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 儒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在东汉开始发生了动摇7. 唐初宰相由两类人构成,一类是三省长官,即门下侍中、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称为四辅;一类是他官

5、加“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衔者。他们都是“兼职宰相”,各有本署事务。所以,宰相通常是上午在政事堂议事,下午回本署办公。这说明唐初( )A. 三省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B. 三省长官都拥有决策权力C. 君主专制受到了极大挑战D. 制度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8. 唐代飞钱和唐末延续到宋初的便换,从汇票演变到在异地间流通转让,也起到一些货币作用,是交子产生的先导。宋史食货志记载:“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这说明了飞钱和交子( )A. 本质属性是一样的B. 都是当时发行的纸币C. 制作方法是一样的D. 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9. 汉代古文经学家研究“五经”注重名物

6、、词语的解释,意在探讨“三代”的典章制度。到了宋代,学者们的兴趣转向“义理”,也就是经书里的根本道理。这一派学者把儒家倡导的封建伦理准则加以抽象化、哲学化,看作先天地而存在的永恒的“天理”,简称为“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汉代儒学的核心是探讨“三代”典章制度B. 汉代为宋代儒学发展奠定了典章制度的基础C. 宋代儒学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哲学基础D. 宋代儒学是在汉代儒学基础上的体系化发展10. 清代,无论是买地、租房、雇工、合伙、婚娶、借贷等都以契约作为凭证,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雍正、乾隆时期,既有官版契纸,也有民间手写契纸,如双方发生争讼,要出具契纸作为凭证。加盖官印的“红契”比未盖官印的“白契”的法律效力要大。材料主要说明了( )A. 清朝专制主义发展促进了契约的发展B. 清朝契约形式较前朝有了较大发展C. 契纸凭证说明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一句表明将视线延伸至广阔的沙漠。(2)《离骚》中用高高的帽子和长长的佩带来表达自己高尚的节操的两句是:“”(3)荀子《劝学》中的“”表明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本没有差别,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

….

关于作者: yun

高三联合测评卷-历史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