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的蔽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特别爱说话,不管什么场合,不管面对什么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完之后还沾沾自喜,自以为很聪明,甚至以为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

>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的蔽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样的人是很容易倒霉的。

比如那位曹操的主簿杨修就是这样的倒霉蛋。

众所周知,曹操是很多疑的,他连睡觉都担心有人会害自己,于是常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

后来果然就在梦中杀死了一位近侍。

杀了之后还要假装吃惊地问到:“何人杀吾近侍?”大家都说是丞相在梦中杀的。但杨修却指着那位躺在地上的近侍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杨修说错了吗?

当然没错,错的是其他人。

杨修说的是真话,而其他人说的是假话。

但是说假话的人没事,说真话的杨修后来被曹操找了个借口做了。

这就是说真话的下场!

还有一位比杨修更倒霉的倒霉蛋叫关其思。

说的是当年郑武公要准备攻打胡国,但是他在攻打之前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然后他再问大臣:“我要准备用兵,大家看看可以打谁?”

谁都知道郑武公要打胡国,但是大家都不说话。

只有一个傻傻的叫关其思的人说我们可以打胡国。

郑武公就非常生气,说胡国是我们的兄弟之国,是我的女婿之国,你说打胡国,什么意思?然后就把关其思杀了。

关其思说错了吗?

当然没有。因为过不久,郑武公乘胡君感激涕零毫无防备的时候,一举灭了胡国。

这就是政治的需要,因为攻打之前需要一个倒霉蛋来祭旗。

关其思就充当了这样的倒霉蛋。

因此,有些话没错,但你不能乱说。

但是不能乱说不等于不能说。

而是说的时候要讲究一些技巧。

那位大家比较熟悉的邹忌,他就很懂得说话的技巧。

公元前357年,齐桓公去世,齐威王继任。

齐威王一当上国君,就花天酒地,不理政事,以致于周边的小国都来攻打齐国。

照这样下去,齐国肯定会亡国。

但是大家都不敢去劝齐威王。

这时,有个叫邹忌的人出现了。

当然,邹忌没有直接指出齐威王的毛病,没有义正辞严地数落说你当国君的如果再这样下去就会亡国之类。

他用了类比的方法进行劝说。

他说我没有城北徐公美,但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宾客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城北徐公美。现在大王您的情况跟我一样,宫妇左右都偏爱您,朝廷大臣都惧怕您,四境之内都有求于您,所以您受的蒙蔽一定很深了——“王之蔽甚矣。”

一个“蔽”字,点醒了齐威王。

于是齐威王痛改前非,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使齐国重新强大起来。

如果邹忌用的不是这种类比的方法,恐怕小命早就丢了。

当然,除了类比,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比如反讽。

那个为三代国君当过丞相的齐国的晏子,就特别善于运用反讽的方法。

齐景公喜欢捕鸟,任命了一位叫烛邹的人管理鸟。但有一天鸟飞跑了,齐景公非常生气,命官吏杀烛邹。晏子听到后感觉这事不对劲,哪有为了几只鸟而杀死大臣的呢,于是他决定劝说齐景公。

但他不能指着齐景公的鼻子说你这个国君怎么当的,为了几只鸟就要杀死一个大臣,你这不是很荒唐吗?

他是这样劝说的。

他找来了烛邹,当着景公的面说烛邹犯了三条罪,该杀。

哪三条罪呢?

他说:烛邹,你为我们的国君管鸟而鸟跑没了,是第一条罪;你让我们的国君因为鸟的缘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你让诸侯国知道了这件事而认为我们的国君重鸟而轻人,是第三条罪。

说完之后,他对景公说:“请杀之。”

但这时候哪怕景公是个昏君都知道烛邹不能杀了。

于是景公说:“勿杀!寡人闻命矣。”——不杀了!我听您的指教。

这就是反讽的作用。

还有一个运用反讽的成功的事例。

说的是唐庄宗李存勖喜欢打猎,有一次在中牟打猎时,践踏百姓的农田,中牟县令拦着马恳切谏阻,为百姓求情,唐庄宗发怒,呵叱县令离开,并且要杀掉他。

这时一位叫敬新磨的乐官把县令抓到马前斥责他说:“你身为县令,难道不知道我们天子喜欢打猎吗?怎么放纵老百姓种庄稼交纳赋税!为什么不让你的百姓挨饿空下这块地,以便让我们的天子驰骋打猎?你的罪应当被处死!”于是上前请求赶快行刑。

但这时唐庄宗不能杀这位县令了,他只好笑了笑,把县令放了。

这就是反讽的力量。

如果你不会用类比,也不会用反讽,或者其他一些说话技巧,那么你就最好闭嘴。

你要牢牢记住:有些话没错,但你不能乱说!

….

关于作者: yun

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的蔽是什么意思)的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