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知识

打破砂锅的下一句(打破砂锅一句歇后语)

民间俗语应是自古以来人们智慧的结晶,可是很多俗语我们今天读来,却感觉味道非常不对。原来很多俗语在长时间的演变里慢慢失去了原来的意思。现在就让我们来补一补课,正本清源,一控原貌。

1、王八蛋

这是一句骂人话的俗话,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的“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打破砂锅的下一句(打破砂锅一句歇后语)

2、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是人们挂在嘴边的俗语,原本为“打破砂锅璺([wèn]:裂纹)到底”,意思是: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后来被谐音讹传为“打破砂锅问到底”,指遇事铇根问底、穷追不舍。

3、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来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流传过程中,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4、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意指胸怀宽广、有度量的男人才可称为真正的男人。结果,“无度不丈夫”变成“无毒不丈夫”,和原来的意思完全相反。

打破砂锅的下一句(打破砂锅一句歇后语)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误传成“皮匠”。

6、床第之私

原为“床笫之私”。请注意,不是“第”而是“笫(zǐ)”,是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

7、不见棺材不落泪

原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可不是看见任何棺材都落泪。

四川的方言“鞋子”和“孩子”发音近似。

8、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原句为“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四川的方言“鞋子”和“孩子”发音近似,就以讹传讹了。

9、有眼不识金镶玉

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当时很名贵。

10、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原句:“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意思是: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于文明社会之外。

11、不到黄河心不死

原句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无言。

12、狗屁不通

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是指狗身体的特点,“屁”象征污浊,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就以“屁”字来比喻了。

打破砂锅的下一句(打破砂锅一句歇后语)

13、无奸不商

原是“无尖不商”。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也可解释为:商场如战场,必须有拔尖的智慧,才能成功。

14、为朋友两肋插刀

典故是:隋唐演义中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历城,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两肋庄岔道体现秦琼的深重义气,就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

15、空穴来风

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白居易在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是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结果,后来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

16、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本是一句歇后语“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因黄河水分中含大量泥沙,十分浑浊,跳进黄河中要洗清身上的污垢是不可能的。后来变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很有意思虽然逻辑上说不通,不过还是有个意思在。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于作者: yun

打破砂锅的下一句(打破砂锅一句歇后语)的热门文章